成都市发改委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到2020年底
在部分区域、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
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有力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到2025年
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研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可降解塑料袋标准是什么?
可降解塑料袋需要符合国家标准GB/T21661—2008。可降解塑料袋与不可降解传统塑料袋的区别有三:
一是材质不同,可降解塑料袋使用材质为PLA、PHAs、PBA、PBS等高分子材料,而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则是PE塑料材质;
二是生产标准不同,可降解塑料袋需要符合国家标准GB/T21661—2008,而传统不可降解塑料袋则不用遵从此项标准;
三是分解时间不同,可降解塑料袋一般可在一年内分解,性能最佳的甚至可在弃后72天开始分解,而不可降解塑料袋则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将其降解。
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BAT、PLA、PPC、PHA几种。
其中,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此外还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PPC塑料又称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它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完全可降解的环保型塑料。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贮藏性物质而存在,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压电性、气体相隔性等许多优秀性能,其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电学材料以及医疗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只有降低PHA的生产成本后才可能大规模应用。
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和传统塑料制品相比,相对价格是传统塑料制品的2倍左右。但他们的零售单价不高,都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目前价格稍高的主要原因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新型材料,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试验投入等,加之现有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所以成本较高。未来,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逐步推进、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市场需求量增大、生产规模扩大、前期投入成本摊薄、生产成本降低,制品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